编织机械的历史:
据资料记载,早在1589年,英国一位 叫威廉·李(William lee)的牧师设计T一 种手动脚踏、用弹簧钩针进行编织的机器, 这就是现代编织机(走马机)的雏形。威廉·李的发明奠定了现代编织和针织工业的基础。
继威廉·李之后,又有许多有志之士潜 心于编织机(走马机)的创造和改进。
1932年,市川止发明了使用编织针的第一个对置型编织机。
在我国,编织机(走马机)械的出现是在20世纪 初。1911年编织机开始进人我国。当时 由浙江海门天主教堂的传教士带来20台 横机,编织供教堂内部使用的粗支棉纱织 物。1916年这种编织机开始在我国市场 上出现。
1921年我国开始自己制造横机,直到解放以后,我国的横机工 业才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对家用编织机的研制和生产直到80年代初才开始。
编织机的重要性:
编织机械的出现给人民带来了许多方便。
据不完全的统计,至今我国家用编织机的社会拥有量已近百万台,其中大部分是国产机器,进口机器也为数不少。
国内编织机械100多年的飞速发展编织机械的发展,带动着相关产业迅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利用相关数据, 研究了编织机械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关系.得出结论:(1)编织机械工业增加值与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2)通过提高编织机械工业增加值,可以明显提高城镇居民人均收入。
编织机械的应用领域:
应用领域广泛,如航空、航天、兵器、交通运输、电子、医疗及生物医学、石油化工、电缆,线缆以及绳索、体育用品、服装以及时尚用品等等。
二维编织机械简介:
二维编织机可以适用于各种横截面的编织件:等截面、截面、异型、连续编织、定长编织等。另外I,在编织工艺中使用零度纱并不能改变编织件的直径,但能够改变编织件的力学性能(显著提高编织件的拉伸性能)和最终制品的纤维含量。
三维编织机械简介:
三维编织机可以在一个编织过程中实现在多层编织,且纤维每两层之间形成纤维交连互锁的的结构,从而彻底解决了编织件的层间分层问题。常用的三维编织机有一次性编织三层的,一次性编织5层的,一次性编织6层的,一次性编织7层等。以一次性能编织5层的三维编织机举例,该型号的编织机在一个编织过程中最多实现编织5层交连互锁结构的编织件,但也能够实现编织件层数介于2层至5层的编织结构。同一台三维编织机可以实现各种横截面的编织件的编织,也同样适用于等截面、变截面、异型、连续编织和定长编织等等。在三维编织机的编织工艺过程中使用零度纱,一样可以改善编织件的力学性能:拉伸性能、抗弯曲性能等。同样,零度纱也可以改善最终复合材料制品中的纤维含量。与二维编织机不同的是,三维编织机有多少个纱锭就可以有多少根零度纱。